股票名称:凤凰传媒 股票代码:601928
《南方都市报》:关于古籍版本的价格
———敬答钱存训先生

  摘要:检理书稿杂件,竟然发现二十年前钱存训先生给我的信以及我的复函,内容涉及古籍版本的价格。信是199112月写的,那时,在经过“史无前例”的浩劫之后,古籍买卖的市场还没有形成,拍卖公司或许尚在酝酿的阶段,所以古书价格不是很高。

  沈津

  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

  检理书稿杂件,竟然发现二十年前钱存训先生给我的信以及我的复函,内容涉及古籍版本的价格。信是199112月写的,那时,在经过“史无前例”的浩劫之后,古籍买卖的市场还没有形成,拍卖公司或许尚在酝酿的阶段,所以古书价格不是很高。今非昔比,当年没人赏脸的残书,也是一飞冲天、身价百倍,更何况难得之帙、珍椠罕本了。

  钱存训先生,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前馆长、远东语言文明学系及图书馆学研究院教授、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,今年高寿101岁,他在以往的教学及研究中,对汉字的特色、书籍和各种文字记录的载体、造纸印刷等的传播与演进,做出开创性的研究。他是图书馆学界的老前辈,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。

  今将当年之信录如下,读者诸公就当老皇历看罢了。

  钱公1991126日的来信:

  我因加拿大卑诗大学图书馆委托代为其蒲坂藏书估值,主要为保险之用。这批藏书共约3200种,45000册,1959年由王伊同编有《宋元明及旧钞善本书目》一册,现该馆正另编一全部简目,供估值之用。我已分函日本及台湾索取最近书店旧籍目录,以供参考。不知香港及大陆方面近年有无私人藏书交割?中大或其他图书馆最近有无收购善本或清代线装书?大陆方面善本虽不能出口,但上图或市上书店仍有买卖。希望能取得此类数字,以作估值根据。如无市值可查,拟请兄就个人经验将宋元明清各代版本,以册为单位,作一平均数字估计,亦可以专家意见,作为根据之一……即恳便中抽暇打听见告,不胜感荷。因此事必须在明年初作一交代,盼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以前用F A X惠示一二,尤所企幸。

  我在1219日收到钱公的信后,当天即有回复:

  关于蒲坂藏书,我记得在美时曾见到那一小本目录,是否即从澳门整批售出者,如是那批,应该是抄本居多,可能多为陈澧(兰甫)的藏书。王伊同的《宋元明及旧钞善本书目》,中大没有,所以我无法作一很详细的说明。

  大陆的线装书价格在五十年代、六十年代、八十年代、九十年代都大有不同,一般来说,流传较多的明刻本,指约在二十部左右者,大约是每部四册200元人民币左右。六十年代则加至300-400元,八十年代则为600-800元左右,而今更高了。然而善本书中的罕见本则以稀为贵,价钱上落很大,各地的旧书店又不一样,内地主要以北京中国书店和上海古籍书店为最重要,而北京又要贵些。这类书一要名头冷,二要不见著录,三有名人题跋,那就价值高了。反过来说,就是宋本书,如《通鉴纪事本末》,传世多为宋刻元明递修本,而大陆、台湾加起来有十多部,这种“老头货”,虽然册数也多,但价值就高不上去。又比如《渔洋山人精华录》,康熙本,传世很多,不少馆都有,如要进入《善本书目》,则必须有名人题跋或批校者方行,而一般的则不入目了,价钱也不高。而名人中又分好多档次,价钱也不一样。如黄丕烈,则会在原书价上加50%-80%,小名头的则会加10%-20%左右。

  至于抄本更为复杂,有的抄本是据未刻稿本传抄,价值就大;有的仅乡村老学究所抄,而刻本又多者,则不值钱。这里还有一个鉴别的问题,诸如内里的收藏印、题跋等,还有抄写的大致时间(清初抄本、旧抄本、清抄本、清末抄本),如非目验,很难说出所以然。

        目前上海、北京以及不少的古旧书店,已不向大图书馆卖善本书了,原因是不能像过去从市面上继续收得善本书,库存卖一部少一部,另外他们自己也想留些样本。如果要卖,也是以书易书,即他给你善本书,你给他过多的复本旧书,现在已没有单纯的卖给图书馆那种经营方式了。至于私人藏书更鲜有售于图书馆、书店者,识货者又要待价高时再售。五十年代末、六十年代初,上海古籍书店(今上海书店)有几大本善本书价格参考目录,以书名排,卷数、作者、版本、册数、价格都有。我曾在他们收购处见过,但他们是对外保密的,当然现在价码不知飞涨多少倍了。

  五年前,我曾为香港中文大学估过罗原觉的一批藏书,原罗氏开价港币80万元,我估应在20万左右(因为其中几部原著录为宋本者,实为明刻本),后来中大未要,被港大冯平山馆购去,大约价在30万不到。后来,我又为纽约的一家书店估保险,因为他们为筹办北京图书馆的善本书在华盛顿办展览而找到我。当时,我的估价方式是:以大陆每种书流传多少、稀有价值,再乘上6,即为美元的价钱。至于别人如何估,我不知道。我的根据是:1,多年来看书鉴定的实践;2,上海、北京等地旧书店的善本书标价大致在我的脑子里;3,上海书店出口古旧书(线装)至港澳以及外宾门市部的旧书价格,十年来,我全部看过。所有这些估计一定要根据每部书的具体情况而标价,而不是以每册来衡量。又以刻本来看,清代的即有清初刻本、清刻本、清末刻本之别,价钱都不一样,而书的流传多少也是衡量书价的一个重要标准。总的来说,不看到原书,很难估。或者是要先看目录,要标出版本,或加工者。

  另:香港方面有私人藏书(零星)转让者,大致上以册来估,平均每册明刻本港币2000元,我也看过数十种,还有不少(数十册)宋刻藏经。中大、港大近年没有买到什么善本书。

  以上所写,不知对先生有没有用,仅供先生参考的。如先生有蒲坂简目,可否复印一份给我,待看后再向先生报告。

  我对书价有兴趣,是因为它亦是图书版本学中的一个方面,只不过是书价的资料不好找,尤其是第一手的,以明代刻本来说,它在明代的售价是多少?这个题目真是不容易做。几十年来,我经眼了近万部的明刻本,只找到十来部钤有当年书价的木记。十年前,写就一篇关于明代书价的文章,后来收到我的《书韵悠悠一脉香———沈津书目文献论集》中了,前些年又收集了不少清代及民国间书价的资料,但是都没有完成,我还要再找时间去做。

  信里所说的蒲坂藏书,为澳门姚钧石南州书楼旧藏,1959年,由“图书馆之友”及姜纳博士捐赠,现藏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。“卑诗大学”,是当地华人对它的称呼。去年3月,该馆袁家瑜主任和我联络,希望我抽暇去看看该馆新入藏的庞镜塘藏书,也顺便了解那批蒲坂藏书。后来,因为我的旅行证件即将过期,来不及签证而失去机会

  “文革”前,上海古籍书店送到上海图书馆善本组的善本书中,每部第一册都夹有小签纸,上有书名、版本、册数、价钱,而北京中国书店的书则在最后一册末页左上角贴有印就的小标签,上面也有册数及价钱。顾师廷龙先生要求我对送来的每种书都要查一下馆藏有否,所以在查的过程中,我也会留意各种图书及版本的书价。

  罗原觉的藏书,今藏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,1994年我去冯平山馆,馆长李直方兄还特地打开存放善本书的橱柜让我看,当时还翻了几部。(

    上海书店出口古旧书(线装)至港澳以及外宾门市部的旧书,都必须由上海市图书出口鉴定小组成员鉴定后,再钤上小火漆印后方能售卖并出口。从1961年至“文革”前,七十年代末至1990年间,火漆印都是我亲手盖上的。当年同去的有潘师景郑先生、瞿师凤起先生,还有吴织,有时我们还会闲聊议论,说及某书定价太贵,或某书不能出口等等。

  1991年以后,乃至今日,古旧图书的市场价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,在拍卖场上,一些善本书(普通本)居然拍出了天价,这是几乎所有的人,包括藏家和买家都始料不及的,当然,还有别有用心者人为的不符实际的炒作与欺诈。不过,那也是某些人在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“闲话”。

 

 

发布时间:2012-06-08浏览量:12914

©2018PPM.CN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,保留一切权利
苏ICP备06007651号-3